從自動駕駛技術更新到人機交互升級,從消費電子與汽車行業融合到人工智能賦能,第二十六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(簡稱“2023成都車展”)成為了各大車企展示智能化成果的舞臺。當前,中國汽車產業正處于從以量取勝的“上半場”向高質量發展的“下半場”轉型的關鍵時期。在產業變革的“下半場”,汽車智能化成為主攻方向之一,備受關注。
智能駕駛是汽車智能化的一大趨勢。雖然目前還沒有車企推出成熟的L3級自動駕駛技術,但在今年成都車展上,“L2+”概念成為多部新車型的賣點,多家汽車在新車型上搭載了智能上下匝道、自動超車、記憶泊車等功能。未來,自動駕駛將不局限于封閉路段,還將在更為復雜的路面進行人工智能參與的輔助駕駛。
與此同時,大語言模型的接入為人機交流創造了新的可能,成為汽車智能化的另一亮點。許多車企與科技企業合作,將大語言模型接入汽車的人機交互系統,讓駕駛員與汽車的交流更加流暢和自然。
在汽車智能化趨勢中,軟件生態也逐漸成為車企構建差異化優勢的重要領域。消費電子可以為智能汽車賦能,許多車企研發了無界生態系統和智能座艙操作系統,希望開拓消費電子與汽車行業融合發展的新方向。
除了車企展臺上的展示,一場聚焦人工智能賦能汽車智能化的論壇也在成都車展期間舉行。專家們認為,在汽車產業變革的“下半場”,人工智能為汽車智能化帶來新的推動力。然而,要實現真正的汽車智能化,還需要數據的積累和樣本案例的支持。同時,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明確智能化的目的。
隨著智能化浪潮的到來,整車產品的競爭力正從傳統“三大件”向智能駕駛、智能座艙轉化。中國汽車工業在智能化過程中要掌握核心技術,不僅研究應用層面的技術,更要實現底層技術的突破。此外,生產制造成本也是影響汽車智能化落地的關鍵因素之一。
免費試聽真實課程 靠不靠譜由您來判斷